百位外国摄影师定格北京20载变化
发布时间:2018-12-18 12:25:42 点击数:
本报讯 (记者 李洋)40余个国家,106名摄影师,500余幅图片……由市政府新闻办主办的“百名外国摄影师眼中的北京——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图片展”昨天亮相中华世纪坛。拍摄于1999年至2018年北京大街小巷、天上地下的作品,记录了北京这座城市20年来的变化。
展览上亮相的图片,主要来自创办于1999年的“外国摄影师拍北京”活动。从1999年到2018年,市政府新闻办先后邀请了50多个国家的150余位摄影师到北京采风拍摄,其中包括特雷·拉特克利夫、乔·麦克纳利等国际著名摄影师。他们的足迹遍布北京的名胜古迹、现代地标、街头巷尾,留下了数十万幅珍贵的图片素材。展览同时还收录了市友好协会主办的“外国友人眼中的北京”摄影比赛中的部分优秀作品。
来自希腊的乔治·多帕斯2006年开始拍摄北京,他不仅爱上这座城市,还娶了一位北京姑娘为妻子。“我尤其喜欢胡同文化和北京人的生活,平时很喜欢去公园看看。”他说,在北京这么多年,深切感受到北京的巨大变化,交通变得四通八达,环境有了明显提升。“虽然变化天翻地覆,但老北京和新北京完美融合在一起”,他说。在本次展览上就可以看出他的作品既有胡同风情,也有北京坊page one书店等时尚地标和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等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点。“我定居北京已经近10年,我还会一直拍下去。”他说。
传统实体图片展示和多媒体图片呈现相结合,是此次展览的展陈特点。其中,实体图片展示部分,将相近主题的作品组合展出。其中一组图片就展示出来自德、法、美等4个国家的7位摄影师从2003年至2015年各自镜头记录的国贸地区的建筑变化。人们从这些图片上可以看到国贸三期、央视新址、中国尊等地标对这个地区天际线的改变。还有一组名为“互联网时代”的图片,分别由英、美等4个国家的4位摄影师记录下电脑在北京的普及过程。在1999年的大学课堂里,教室里只有一台电脑用于教学。到了2016年,镜头中的课堂上已经一人一台电脑。到了2018年,某图书馆里,年轻人已经戴上VR眼镜投入地玩起游戏。
在多媒体图片展示区域,红外线捕捉技术实现了观众通过触摸互动观赏美图的效果。展览现场还设立了“与北京合影”区域,观众可以通过绿屏抠像技术,与北京城市地标虚拟合影,并现场获得合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