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摄影家镜头里的时代记忆
发布时间:2018-01-19 13:56:49 点击数:
1月6日至13日,2018东莞市民摄影周携手莞城文化周末大讲坛,举办了5场摄影讲座与作品分享沙龙活动,活动邀请了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主任刘宇、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李洁军、知名摄影家安哥、蔡焕松,野生动物摄影师顾莹,让影友与全国摄影名家零距离对话。
文:林玉清 麦炜源 肖俏
【思考】
给镜头装上思考引擎
1月7日至14日,《美丽时代——安哥摄影展》《广东“荷赛”获奖作品展》在东莞展览馆中展出。在此之前,一场名为《阅读之美》的纪实摄影展在东莞图书馆开展。这些密集的展览活动,让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纪实摄影。
安哥在讲座《时代·生活》上,晒出了许多记录时代和社会变迁的珍贵照片,并与市民分享了他对时代生活的感受。
1979年,安哥进入了摄影记者行列,在完成工作之余,密切注意人们的生活,每逢看到心动的场景,就将其拍下来。他说:“现在大家对国外的东西感觉很新鲜,很多摄影师都想去看外面的风景,但我更喜欢把镜头对准自己身边的生活。”
说到摄影这一老本行时,安哥喜欢讲细节,几乎不讲理论。他曾拍摄了一张东莞麻涌大桥通车时的场景,“你看,老百姓们看到汽车多兴奋,每个人的表情都是如此生动。”对于安哥来说,他更讲究用图像来传达生活的趣味,再从中反映这个时代的特色。
摄影师在深入事件现场的同时,也要思考拍摄思路、拍摄角度、光影构成等要素。究竟拍摄什么样的画面才是精彩的呢?“人物的肢体语言是摄影师表达的重要窗口。”安哥镜头里的人物充满故事,在朴实的画面里可以找到每个历史节点中,属于那个时代的表情。
如文字记者采访前要打腹稿一样,摁快门之前摄影记者也要胸有成竹。从业多年,安哥跑遍了二十多个省,从当地居民的视角,拍摄了大量具有城市特色的作品。在安哥看来,中国的纪实摄影与西方还是存有差距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摄影人的案头功课做得太少了。我曾跟随一些西方摄影师的朋友一起工作,他们在做拍摄计划、研究资料和历史背景方面的认真态度的确让我很感动。摄影师在拍摄之前,还是需要多一些思考,避免毫无目的地边走边拍”。
通过影像传达生命力量
南极的皑皑白雪之中,一只小帝企鹅紧紧地依偎在妈妈身旁;美国一个国家公园里,沙丘鹤舒展着双翅准备降落到草地上;湖面上,一群褐鹈鹕“咚咚咚”地扎到水里捕鱼……在顾莹带来的讲座《鸟儿,天空中不可或缺的美丽》中,展示了她镜头记录下的各种动物。
2016年,顾莹的作品《角落里的生命——生息在地球三极》亮相2016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简称“平遥大展”),并一举获得“优秀摄影师-评审委员会大奖”。顾莹用镜头记录了北极熊、南极帝企鹅、青藏高原藏羚羊这三种分别生活在地球三极物种的生存现状。影像既呈现了它们作为三极精灵的自然美,也展现了它们残酷的生存环境。
比起得奖,让顾莹觉得更有意义的是,这是平遥大展首次将大奖颁发给自然类的摄影作品,这意味着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野生动物保护的问题上。
谈及自己的工作,顾莹认为一名野生动物摄影师不仅仅只是拍摄,还必须在内心形成动物保护与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相应的责任心。“大众去野外接触野生动物的机会很少,野生动物摄影师的工作就是把这些生活在野外的动物的生存状态,如实地展现给大众。”
在外拍摄野生动物,难免会遇上物种间血腥捕杀的场面,对于顾莹来说,这是正常的自然法则,相比之下,摄影过程中让顾莹更为痛心的,是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造成的干扰和伤害。顾莹第一次近距离拍摄藏羚羊,是在它被汽车撞伤后无法动弹的情况下拍的,“我那时候觉得特别心痛,它本不应该是这样子的,这种人为伤害完全可以避免”。
从去年开始,顾莹被聘为青海可可西里申遗特邀摄影师,开始拍摄可可西里、三江源的物种,“中国的物种非常丰富,我是中国人,也是一位野生动物摄影师,我觉得自己有义务去做这个。”
【行摄】
融入拍摄对象的生活
纪实摄影作品拍摄的过程中,镜头内外的人往往是初次遇见,彼此陌生。因此,作品的产生需要摄影者和被拍摄者之间建立一定的信任。
在讲座《纪实摄影的使命与担当》上李洁军提醒影友,摄影工作者的基本态度要回到原点:“老是标榜自己,这个不是摄影工作者的方式。”
在李洁军的镜头下,《麻风病康复者的18年》等题材较为敏感的作品,对他和拍摄对象之间的信任有了更高要求。李洁军是如何与被拍摄者建立起信任的呢?就此,李洁军分享了他的拍摄经验:“我从事摄影以后,从来不穿摄影背心,因为我们的穿着打扮要平实,这样才能接近你的拍摄对象。我会先主动与对方攀谈,把话题打开,之后你想去他家里拍摄就很容易了。”
而在一个陌生的国度,甚至语言不通的时候,如何才能拍到最真实的瞬间?蔡焕松在他所带来的讲座《行走中的观看》给出了答案。他建议影友要在尊重、融入当地居民的基础上,尽量理解他们的国情和文化。在讲座现场,有观众计划去古巴旅拍。当被问及旅拍之前应该做什么准备时,蔡焕松建议说:不要跟团,要自己去行走、去感知;另外,选择民宿居住,以便从当地居民的生活细节中,发现可拍摄的素材。
此外,作为一个摄影工作者,蔡焕松强调,“随时准备着”是一种重要的状态。在本次市民摄影周展出的《看·真的印度》系列作品中,有一张照片里一名印度男子手捧几束饱满的玫瑰花,面对镜头笑着。蔡焕松在讲座上与影友分享了这张照片创作的背景:“这个人等红灯停车的时候,向路过的车辆兜售玫瑰花。当时我坐计程车刚好路过,马上拿出相机,在车里拍下了这个瞬间。”他就此建议观众,不能轻易放下手中的相机,有些精彩的瞬间,不会等摄影人准备好的时候才来。
选择合适的切口与方式
为了留下最真实的瞬间,摄影师需要拉近和被拍摄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而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还有其他多种因素影响着一张作品的好坏。
在摄影家看来,从小的切口入手,以小见大,能够更好地深入自己所拍摄的题材。“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所以不要贪大。”蔡焕松解释道:“比如在城市的影像记录方面,如果大家都有意识地从一些小切口进行挖掘,这些作品合并起来,就能构成一本很有文献价值、很有意义的城市影像志。”
在摄影切口的选择上,李洁军建议,除了衣、食、住、行,还可以从带有职业特性的题材入手。在历届国展的入选作品中,不乏这样的取材,比如社会福利院干部拍摄的福利院文体生活,大学教师抓拍学生支教离别时,与支教点的孩子们难舍难分的场景……有职业特点、又接地气的影像才更容易引起观者的共鸣。“如果你将摄影代入本土化拍摄,记录你所熟悉的行业和职业特点,可能就会获得别人所拍摄不到的题材。”
蔡焕松则建议影友们在日常的实践过程中,根据自身条件,从“一近一远”两个方向来选择自己所要拍摄的专题:“你先找一个身边的题材,将它拍深拍透;另外,再找一个距离远的、更有感觉的题材去拍。两个专题间互相启发、互相弥补、互相完善的过程,会给你带来更大的收获。”
此外,李洁军提醒大家要运用好影像的语言,注意摄影的伦理问题:“我们不要忽略手中照相机的态度、观点,你想表达什么,完全看照相机镜头里的观察。”他举例表示,在拍摄弱势群体的时候,用高角度拍摄、俯视的视角,或是用广角镜头夸张变形,都是对他们的不尊重;而用35毫米的镜头,跟被摄的弱势群体保持距离,那他的影像就是平实、真实的。
【展示】
图文结合述说摄影者思绪
在这个读图时代,如何用照片讲好故事是摄影师的必修课。在讲座上,李洁军结合自己的作品,向前来学习的摄影爱好者分享了用镜头讲故事的技术性问题。他说道:“专题摄影的运作就像写小说一样,要有故事主人公的背景、地理环境的描写,还要有故事的开头、结尾,以及故事的冲突和人际关系,这样的故事才完美。”
以一组关于砍甘蔗的农民工工作生活的专题摄影作品为例,李洁军从景别镜头的运用、镜头展开的逻辑关系等方面介绍了该部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他看来,专题摄影需要按照一定的思路,大量地去拍摄,在编排的时候再围绕主题、时间去构建故事,挑选图片。
如果单看一张图片,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一样的解读,这时候,观者就容易出现对摄影作品的误解。因此,恰当的文字说明也是图片为后人“讲好故事”的关键。
刘宇作为“与时代同行——全国摄影艺术展览60年摄影精品回顾展”的策展人之一,在策展的过程中需要翻阅六十年来数以万计的照片,并核对这些照片是否入选过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简称“国展”)。他在讲座《以国展为镜》上说道:“我见到的很多照片画面本身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但因缺失了说明的解读,使照片的文献价值受到影响,这无疑是非常令人遗憾的。”正是通过此次策展,刘宇越发觉得照片说明的重要性,“同样一个场景,六十年前拍和现在拍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以国展为镜回归初心
国展是中国摄影家协会最高水平的官方赛事之一,投稿数量屡创新高。作为26届国展纪录类评委,刘宇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第1届国展来稿2000多张,入围了317张;而第26届国展一共来稿94273件(212065幅),但最终只有379件作品入选。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那什么样的照片会获得评委们的青睐?刘宇以纪录类作品为例,分享了他对国展作品评选的几点看法。刘宇认为作品要能体现时代性、独特性和完成度。“我们寻找的是能够成为时代记忆的作品,而不是重复了千百次的故事。能够拍到大事件自然好,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命运同样能够打动人心。记得上届国展,《电商生活味几多》《跨省上班》等获奖作品,虽然拍的是小人物,但都有大时代背景的支撑,反映了国家发展进程折射在普通人生活上的变化。”刘宇举例说明何谓照片的时代性。
事实上,摄影被视为一种艺术创作,严格来说很难有标准。对于一些影友视国展为终极目标,刘宇回应说:“国展没有那么重要,搞摄影的目的不是为得一次奖,或者是加入摄影家协会,因为摄影是反观自己的镜子,也是除语言和文字以外,与世界对话的另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