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霍金的摄星计划行不通
发布时间:2016-05-06 10:07:54 点击数:
今年4月,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与尤里·米尔纳共同启动了“突破摄星”计划,希望探索人类创新和工程学的极限。图为该计划官方公布的设计图。
科幻大片中星际旅行的恢弘场景,会在现实生活中上演吗?“这一项目所需要的高科技含量,是人类现有航天工程学水平远远达不到的。大量的技术障碍,让它并不具备现实的可行性。”针对4月13日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发布的“突破摄星”计划,中国科幻作家、亚洲首位“雨果奖”得主刘慈欣,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直言,这其中技术漏洞障碍不少。
何为“突破摄星”?简单地说,就是研发出质量为克级、邮票大小的自动化太空探测飞行器,由激光阵列驱动纳米光帆,加速到五分之一光速,如果成功的话,约20年后到达半人马座阿尔法星,拍下影像传回地球。“激光、材料和通信等实际操作所面临的挑战,令人咂舌。”刘慈欣说,假设小飞船和地球通信,别说20年,有没有可能接收到它传回的信号都是个无底谜题,“目前计划里的方案是用激光,这意味着创可贴大小的飞行器必须有足够能量发出足够功率的一个信号,带回另一个星系中发现的行星照片,想来十分困难。”
前有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后需巨额资金持续砸入,在刘慈欣看来,“摄星”计划完全不具备现实可行性。不过,当把设想置于遥远的时间轴上,他还是谨慎地为未来松了个小口子。“你知道,高科技的突破节点往往难以估测、出人意料,说不定某一年,人类也许或多或少实践了这趟星际旅行。”现有科幻小说和电影中,有没有比较接近畅想的图景?“有的,比如《太阳帆船》。”刘慈欣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幻大师阿瑟·克拉克对光帆的畅想,与“摄星”计划有共通元素,但小说倒是更“保守务实”些。
当下技术望尘莫及
“这可能成为太空旅行的一次革新———一艘微型太空飞船可以实现极速飞行,并且在我们这辈子内将信息传递回来。”霍金在4月12日开通的中国微博里解释道,旅行的目标是半人马座阿尔法星,这是离地球最近的星系,相距约4.37光年,这段距离,人类目前最快的飞船都得走上7万年。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计划所需的核心技术至少有两项:超微型飞船、激光推进装置。更多的粉丝津津乐道科学设想所衍生出的瑰丽诗意,不过,诗意之外,刘慈欣更在意那些硬邦邦的重重技术壁垒。
比如,人类靠什么把飞行器加速到光速的20%? 在计划设想中,一旦进入太空,这些小小的太空船各自扬起可延展数米的太阳帆,犹如一只只展翅的蝴蝶,光束枪将光束聚拢在帆面上,几分钟内,光束能量转化为动能,驱动纳米飞行器加速到终极速度。但问题来了,这种太阳帆有多大的可能性?“想想看,光束所集聚的巨大能量一下子投射于帆面,温度骤然升至几万摄氏度,就目前现有技术来看,无论是纳米科技领域能否制造出纳米精度那么薄的太阳帆或电子元件,还是何种材料太阳帆能承受极端高温、实现最高转化效率,都还是未知数。”刘慈欣说,除了令人头疼的材料,计划里也没披露光束投至光帆的路径,是从大气层内发出,还是由发射到地球轨道上的设备发射,都需一层层落实。
此前,类似的“光帆”计划并不少见。美国、俄罗斯、日本都曾尝试,各有成败,且全在近地轨道之中。“摄星”计划的技术要求陡然高出一大截,刘慈欣说,微型探测器面临长达20年的宇宙航行,需深入黑暗腹地,还要考虑尘埃环境、设备敏感性、飞船供能稳定性等难题,当下技术望尘莫及。
星际旅行眼下难以产生利润
站在“摄星”计划背后的,可不止霍金。亿万富翁尤里·米尔纳砸了1亿美元研究经费,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也加入董事会。有科学家预测,整个项目研发至少需耗资50亿至100亿美元。“谁甘于烧钱?官方层面多从稳定安全出发,不会孤注一掷;民营资本也会精确考量投入产出比,星际旅行这一块,坦率地说,目前并不能产生利润。”刘慈欣说。
对不少航空项目来讲,数亿美元只算启动资金,基本上仅够做出一份可行性报告、列出有待解决的工程问题。“我觉得,现有航空发展,在商业目标与可行性之间掌握平衡很重要。什么样的项目具有前瞻性,可以考虑投钱,要审慎判断。”刘慈欣坦言,“摄星”根本算不得工程计划,更像是科学大佬们天马行空的幻想。
可是,科幻小说家不正是倚赖奇思妙想、预言家般的灵感资源书写科幻故事吗? 刘慈欣倒也坦然,他强调自己并非科学家,只是以具备一定科学知识的作家身份,来打量这个计划。至于霍金及其团队的深远用意,“我不知道,也无法揣测”。
看过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的读者,对书中“黑暗森林”理论并不陌生:在宇宙的森林中,文明彼此看不见,首先发出信号寻找伙伴的,像亮起火光的傻孩子,将会遭遇毁灭性打击。这个科幻创意理性冷酷,“细思恐极”,曾引发广泛解读。
似乎很难说,究竟是科幻作家还是科学家更能触碰宇宙浩渺奥秘。回过头看科幻小说《太阳帆船》,靠光驱动的太阳帆船展开了一场从地球到月球的飞行竞赛,百舸争流的场景,颇似当下的帆船比赛。不过,同是太阳帆灵感,小说将旅程设置在太阳系内,而“摄星”计划遨游星际的勃勃野心,能否像小说情节一样往前走,还要打个大问号。“紧紧系在悬索上的大圆盘形太阳帆,已经鼓满了宇宙间的长风,像一名斗志昂扬、整装待发的勇士。”创造人类第一艘人造太阳帆船的小说主人公约翰·莫顿,在太阳风暴来临前切断绳索弃船,离开前,他最后一次调整了小船的航线,让它继续前进下去。“他将永远不能赢得前往月球的赛程了,但他的船将在人类所有船只中,第一艘踏上通向群星的漫漫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