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10月底 福建省养老床位总数14.89万张
发布时间:2016-01-19 23:03:39 点击数:
“十二五”期间,我省基本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截至去年10月底,全省养老床位总数14.89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29.2张,较“十一五”末分别增长136%、95%;全省共有266家民办养老机构,比“十一五”末增加近一倍,提供的床位占全省总床位数的三分之一。
作为一名民生记者,我对农村养老的发展感触尤深。长期以来,农村养老成为短板,守着空房终老是多数老人的生存状态。农村幸福院这种互助养老模式的出现,解决了老人离家不离村、日间照料服务等需求。目前,全省农村幸福院2581所,托起了农村养老幸福梦。此外,农村还有乡镇敬老院、慈善幸福园、五保幸福园,为特殊老人编织了兜底保障网,是农村幸福院的有益补充。
此外,全省各地对养老服务新模式的探索,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三明率先试行养老机构责任险、福州西园试水土地养老等,创新已成为各地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的驱动力,缓解了养老服务需求多元化与供给单一的矛盾。在推行公建民营上,全省41家社会福利中心、乡镇敬老院付诸实践;在推行医养结合上,全省24家养老机构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上,安排2400万元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养老服务等项目;在闽台交流合作上,全省台资参与或台湾养老机构参与管理的养老机构有10家,引进先进的养老服务业工作理念和管理模式;在“互联网+养老”上,海都公众U我服务平台、厦门智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先行一步,依托互联网推送精准服务。
进步有目共睹,不过,我也知道,这块民生蛋糕还不够大,供给能力依然有限,用地保障难、许可实施难、医养融合深入难等依然存在,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瓶颈。
《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制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到2020年,我省要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和60%以上建制村。从“基本形成”到“全面建成”,任重道远。期待下一个五年,福建养老服务事业更上新台阶。